前言
窯街煤電集團是由始建于1958年的窯街礦務局整體改制成立的一家大型煤炭企業,原為煤炭部所屬國有重點煤炭企業之一,1998年交由甘肅省管理。2001年9月由省政府、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共同出資,重組為有限公司。公司經過六十多年發展,成為以“煤炭、循環經濟、非煤”三大產業為基礎,以“煤炭、電力、化工、冶煉、建材、物流”六大板塊為支撐的國有大型綜合能源企業。
主要舉措
近幾年,窯煤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把改革創新作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深入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強力推動重大項目取得歷史性突破,夯實了企業生存根基,拓展了企業發展空間,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是科學謀劃發展,經營業績成效顯著。窯煤集團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注重窯街煤電所處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的區位優勢、煤種優良的產品優勢、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的先機優勢,連續四年全面超額完成省政府國資委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成為國家級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骨干企業,綜合實力位列省屬國有企業前十強。特別是2021年,集團實現煤炭產量774.5萬噸,完成工業總產值51.96億元,營業收入50.37億元,上繳稅金同比提高49.57%,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4.58個百分點,實現利潤9.04億元,比省政府國資委下達指標增利6.24億元。同時,集團與多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深化合作,爭取并落地實施5項省部級科技項目,打造形成了具有窯街煤電特色的“政學產研用”協同創新平臺。
二是產業協同發展,穩步夯實企業根基。窯煤集團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導向,加快推進酒泉肅北吐魯紅沙梁煤炭資源開發建設,完成露天礦、井工礦采礦許可證辦理。2021年11月實現露天礦開工建設,生產煤炭17萬噸,為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煤炭主業,“十四五”末實現煤炭產能超1000萬噸奠定了堅實基礎。
集團成功申報國家級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骨干企業,探索形成井下抽采與地面抽采相結合的全國煤炭行業瓦斯治理第三種模式——窯街模式。海石灣煤礦煤層氣地面抽采項目30口抽采井已全部進入排采階段,有效解決了保護層開采和穿層預抽措施投入大、周期長、治理環節復雜、成本高等諸多問題。同時,積極與省發改委、甘肅能化集團、相關地方政府和華能、國能等央企對接聯系,全力布局海窯地區、武威民勤、酒泉肅北三個新能源基地,加速構建光伏發電、窯街固廢物利用熱電公司調峰、礦區工業園用能、“光伏+生態(防風治沙)農業”、電動重卡運輸等“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模式,進一步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是科技創新興企,轉型升級初現曙光。集團積極發揮科技創新在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2021年落實研發費用1.08億元,全年完成科技創新投資計劃58項,科技成果轉化率達59.18%,申報自主知識產權41項,授權專利24項。加強與中科院蘭州化物所、北京煤科院、煤科院重慶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酒鋼集團、華能甘肅公司、路橋集團等多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合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15份,發揮校企聯合、企企聯合優勢,創新開展產品研發、安全防沖防突重大災害防治、智能礦山建設、技術人才培養、大宗物資貿易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實現協同創新發展。積極開展油頁巖半焦用于礦物生物炭、礦物鐵系雜化材料、農用黑色地膜、高分子材料添加劑、公路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油頁巖半焦高值利用技術產業化模式初步形成,搭建了“政學產研用”協同創新平臺,為加快建設現代能源企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四是彰顯國企擔當,職工福祉持續增進。窯煤集團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221項好事實事惠及廣大職工群眾,嚴格落實“工資總額與企業經濟效益、職工平均工資與勞動生產率同向增減”原則,在冊職工人均收入近兩年增長16.95%。與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校企聯合辦學,成立煤基產業學院,讓教育培訓和技能提升成為企業員工最大的福利。加強“兩堂一舍”管理,持續改善職工通勤、班中餐供應等后勤網點服務質量,落實定期組織職工健康體檢,強化職業病防治。
集團始終把奉獻社會作為孜孜不倦的追求,幫扶臨潭縣洮濱鎮5個自然村和天??h松山鎮5個易地搬遷安置村脫貧致富,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先進集體”。集團全力保障全省煤炭供應鏈穩定、甘青周邊地區居民取暖需求,為全省電煤“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彰顯了國企政治擔當和社會責任。
啟示:響應號召去產能 勇擔責任促發展
當前,我國正在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煤炭行業也將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化解過剩產能是保持供求基本平衡、推動煤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煤炭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
面對市場變化和去產能重任,煤炭企業在深化改革的同時,也在全面提升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窯街煤電集團在經營過程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在促進能源結構調整、節能減排、改善和保障民生、扶持經濟發展等方面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以煤炭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為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